从制造到智造,演绎“速度与激情”
从制造到智造,演绎“速度与激情”2018年浏阳高新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力,引进产业项目51个,多个10亿元级以上项目开工,43个项目竣工
↓天玥碳化硅材料项目效果图。李广军 颜开云 周逢波
岁末年终,浏阳高新区上演一出出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开工的压轴大戏——
11月13日,总投资30亿元的天玥碳化硅材料项目开工,标志着国内最大的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项目及成套工艺生产线正式开建,也为长沙碳基材料产业发展增添“新引擎”;
11月28日,投资10亿元的华域视觉智能车灯生产基地项目奠基,世界一流的智能车灯生产基地正式拉开发展大幕;
12月8日,深圳市豪恩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在全球布局的第四个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的豪恩声学智能声学总部生产基地在此奠基。这个项目来头不小:蓝思科技投资入股,牵线“红娘”正是周群飞,格力电器也是合作伙伴。
……
随着园区发展步伐的加快、区位优势的成倍放大和产业链的形成,2018年,浏阳高新区项目建设持续发力,不仅项目质量好,而且落地速度快,目前已引进产业项目51个,引资205亿元;竣工项目43个,多个10亿元级以上重大项目开工,是历史同期项目达产数量最多的一年。
花香蝶自来,巢暖百凤栖。蓬勃发展的态势正成为浏阳高新区最强劲的动力。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涌入浏阳高新区,产业在这里聚集,要素在这里集中,为这座活力迸发的园区注入巨大动能。
高新项目
“大好”项目,竣工投产助推新引擎
一场连续多日的冬雨刚刚洗礼了隆冬时节的浏阳高新区,带来阵阵寒意。然而,园区项目建设却热度不减,处处塔吊林立、车辆来往穿梭,涌动着滚滚热潮。
在天玥碳化硅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一台台打桩机比肩而立,工程车辆机声隆隆,施工人员奋战正酣。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占地156亩,主要生产碳化硅导电衬底,预计年产值可达13亿元。
启泰传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一期,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超净车间装修和金属溅射膜压敏芯片生产线设备安装。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面积98亩,总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将于2019年1月份投入生产,项目全面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可达30亿元。
更多的项目已经竣工,更多的企业正在投产。
火焰处理、底漆喷涂、色漆喷涂、清漆喷涂、烘干……长沙新泉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涂装车间内,涂装生产线匀速地传送着一个个汽车尾门饰板、保险杠。
作为浏阳高新区今年竣工投产的新建项目之一,长沙新泉汽车零部件生产项目二期建成了国内首条干式工艺涂装生产线,不仅实现了清洗、喷涂、装配等工序全程自动化操作,涂装工艺也从以前的“湿式”变为“干式”,整个喷涂过程不会产生废水,更加安全环保,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眼下,这样生动的建设热潮在浏阳高新区处处涌动。2018年是湖南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浏阳高新区将项目建设作为园区工作的主抓手。截至目前,园区已完成征地1710余亩,拆迁264栋,18个项目清零。艾帕克、昼田、华达、银宝山新等43个产业项目实现投产,再制造交易中心、鸿顺等17个项目完成房建,保光、爱晚、富城等12个项目开工建设。
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的竣工投产,成为了拉动园区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新引擎。今年,浏阳高新区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63300万元,占年初预期目标的104.5%,同比增长20.69%。
高新速度
帮扶项目 优化环境搭建新平台
目前,投资10亿元的华域视觉项目正在浏阳高新区全速推进建设,该项目正式投产后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是园区汽车零部件企业中投资总额最大的项目。
这家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国有企业,在短短3个月时间内选定落户浏阳高新区。华域视觉负责人表示,浏阳高新区的营商环境让他对新项目的发展充满信心,“园区为企业落户提供的各种‘绿色通道’提高了办事效率,以及他们的‘保姆式服务’与我们的理念非常契合,相信公司一定会在浏阳这块宝地上开创新的辉煌。”
如今,在浏阳高新区,“只争朝夕抓项目、苦干实干推项目”已成为普遍共识,项目建设无“冬天”已成为真实写照。“这么多项目顺利落了地,就必须争分夺秒做好各项工作。哪怕是冬天,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施工,确保早日投产达效。”园区重点项目建设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来,浏阳高新区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园区转型升级、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工作来抓,大力营造了便捷规范、务实高效、开放包容、勤政廉洁的创新创业环境。
项目能够快速落地投产,政务服务是关键。浏阳高新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长沙、浏阳两级授权229项事项全部承接到位,并且有105项已实现“最多跑一次”。园区通过流程再造、前置服务、模拟审批、并联审批等举措,实现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建设项目施工许可30天以内完成,呈现园区审批“加速度”。
今年下半年,浏阳高新区在长沙市“千人帮千企百日大行动”活动中抽调35名干部组成7个小分队,让工作阵地前移。近日,浏阳高新区帮扶小分队再次来到长沙永昌车辆零部件有限公司,送来了精心制作、针对性强的“项目申报建议”,给了公司负责人吴铁红一份惊喜和感动:“看到园区多次上门为我们送来政策,给我们出谋划策,心里都暖暖的。”
帮扶做得好不好、实不实,企业最有发言权,这是浏阳高新区持续深化“保姆式”服务的一个典型事例。据了解,园区将“保姆员”作为联系企业、解决问题的桥梁和纽带,建立问题收集、交办、督办、解决机制。让问题在第一时间得到解决,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为企业发展搭建平台也是浏阳高新区的重点工作之一。为了满足企业用工需求,11月20日至23日,浏阳高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前往万载、芦溪、上栗等地就企业务工招聘情况与当地就业部门进行劳务对接,洽谈布点工作,为企业搭建招聘平台。据统计,今年园区已组织63场现场招聘会,协同湖南人才市场及各大劳务公司等平台为园区推荐就业人数共计10753人。
服务细致入微、环境精致精美、团队协作铿锵有力……越来越多入园投资的企业家口口相传,奔走相告,“口碑”效应使园区招商引资各路开花,项目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高新技术
“智造”项目,一主一特迎来新机遇
智能焊接机器人可以360度旋转,比人的手臂更加灵活;在纸板中植入电子芯片, 产品可全程溯源;将指定货架“顶”起,按照既定轨道,将货架送到指定位置。而原本需要多名进进出出的仓管员,现在只需一两位守在电脑前,等货来找人……
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长沙)网络安全·智能制造大会上,浏阳高新区携宇环数控、华恒机器人、启泰传感、法泽尔、金丰林、大京科技等8家“当家花旦”亮剑展会。产品包含智能AGV物流系统、机器人焊接系统、高精密减速机、高精数控机床、高端压力传感器及在线监测系统、物联网溯源包装技术及溯源云平台、出行综合服务平台等。赋能浏阳“智造”,全方位展示园区“智造”风采。
15年风雨兼程,于2003年创建的浏阳高新区已成为长沙乃至湖南的重要经济增长极。15载砥砺前行,浏阳高新区从一个制造产业基地成功跻身省级高新区行列。如今,园区正在坚持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向“千亿国家级高新区”目标迈进,已形成智能制造、再制造“一主一特”的产业格局,成为湖南省智能制造重要集聚区,引进培育了以宇环数控、华恒机器人、启泰传感、华域视觉、豪恩声学为代表的一大批智能装备制造企业,产品涉及高精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视觉系统、高端传感芯片等,产业特色和优势不断彰显。
作为湖南省重点扶持发展的智能制造示范区,浏阳高新区已聚集了51家市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5家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形成集群发展态势。园区拥有60多个企业技术中心、科研平台,建成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和1个博士后工作站。首创400万“上云”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博大机械、湖大艾盛、法泽尔获批湖南省中小企业上云标杆企业,其中博大机械、湖大艾盛通过“上云”加快智能制造的案例,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中小企业局编印的《中小企业智能制造实战100例(2018)》。
2018年,浏阳将智能装备产业链列入15个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中,并将以高端数控机床、工程机械为主导,以机器人及物联网为重点,做大做强智能成套装备,浏阳高新区迎来了新的机遇。
浏阳高新区作为国家第一批再制造产业示范基地和湖南省首家国家绿色园区,依托其良好的制造产业基础和智能化技术,推进产业价值链向高端发展,再制造产业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园区再制造企业已达35家,产品涉及工程机械及零部件、汽车零部件、数控机床等多个领域,陆续建成六大公共服务平台,并成立了湖南省工程机械再制造联合会和湖南省机械绿色再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力争到2020年实现百亿产业目标,在全国形成示范。
“产业是园区发展的命脉,项目是园区的指挥棒。浏阳高新区今年以来始终抓牢产业项目建设主线,集合园镇资源、调动园企力量、力促人物财等要素向项目集中,以精准服务、舍得干劲、执着韧劲抓项目、促项目、服务项目。”浏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喻辉表示,园区将紧紧围绕智能制造、再制造“一主一特”产业格局和碳基材料产业链,高度聚焦500强企业和龙头项目,全力推进全产业链招商,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步伐,推动园区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对外引进智能装备制造优质大项目基础上,引进和培育“专精特”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积极推进“产学研用金”合作,并不断推广智能制造集成应用,引导园区企业创新改革进行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升级,基本形成以长沙工业平台为支撑的智能制造产业生态体系,努力打造高端、高新、高效的智能制造集聚区和示范区。
免责声明:
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请联系编辑删除.